馬太效應的名稱來自《新約聖經馬太福音》25章29節
“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,叫他有餘;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。"
意思是,好的愈好,壞的越壞。
在經濟學上即是「貧者愈貧,富者愈富」
話說近來有位朋友的公司現金過剩,但想不到任何發展項目,加上生意開始進入淡季。
基於『生意淡薄,不如賭博』的神奇理論。他竟跑了去發展賭博業務….但不是開賭枱或炒股,而是賭波馬….不是我智力能理解的東西…
但現時好像炒樓的風險不比賭波馬低….至少我想沒有正常人會槓桿賭波吧…
馬太效應的名稱來自《新約聖經馬太福音》25章29節
“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,叫他有餘;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。"
意思是,好的愈好,壞的越壞。
在經濟學上即是「貧者愈貧,富者愈富」
話說近來有位朋友的公司現金過剩,但想不到任何發展項目,加上生意開始進入淡季。
基於『生意淡薄,不如賭博』的神奇理論。他竟跑了去發展賭博業務….但不是開賭枱或炒股,而是賭波馬….不是我智力能理解的東西…
但現時好像炒樓的風險不比賭波馬低….至少我想沒有正常人會槓桿賭波吧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