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師我日後也想像你一樣。" 常常有年輕學生跟我這樣說。
讓我簡單分享一下我的工作,我是一個古典吉他手,日常會教學,編曲,錄音,有時會有人邀請我去不同地方講課和開演奏會,也代言國際樂器品牌。
也許這是很多音樂人夢寐以求做到的事,如果有人在十年前告訴我會有今天的成就,我絕對會覺得是匪夷所思,但十年後回頭看一切也覺得是理所當然的。
經過十年的時間,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,這不是奇蹟,這不過是一個理所當然的劇情發展。
讓我跟你分享我的故事,一個從徹底失敗開始的故事。
2008年我剛高中畢業,由於熱愛彈吉他,就跑了去報考音樂學院。然後就創造了一個前無古人的記錄,連續5年投考都不被取錄。
聽起好像有點糟糕,當年試過身無分文,連吃飯坐公車的錢都成問題。也許你會問,為何失敗了那麼多次也要繼續去試,走回 「正常的軌道」中找份工作活下去不好嗎?說實的,我從來沒有任何一刻考慮過要放棄。有時候有太多選擇未必是好事,全情投入,才能降低失敗風險。
在這五年間,除了練吉他,學音樂外,我也同時學習很多事,如維修吉他,觀察別人如何經營樂器店,會計和財務上的知識,從一塊木頭到一場音樂會,每個環節我都參與過,也不多每件事上都失敗過,而這些失敗都成了我的寶貴經驗。
每當遇到比自己更優秀的人,你要思考,為何他能做到而你不能?這就是探討自己有什麼不足的關鍵。你要知道「現在不能」,並不代表「未來也不能」。而在這個進步的過程中你必定會遇上很多困難。解決了這些困難,就很有可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。
困難,只有兩種。「沒有可能做到的事」和「很難去做到的事」。你一定要明白「做不到」和「很難做到」完全是兩回事。如果我叫你明天就去找名廠Lakewood吉他簽約做代言人,這明顯是「做不到」的事,但如果我給你十年時間去做準備,去修練你的技巧增加你的知名度,這就可能會變成一件「很難做到」的事,而不是「做不到」的事了。
你想比大部分人成功,就不可能過大部分人的生活。想要完成你的夢想其實並不需要異於常人的聰明,你只需要比大部份人勤力一點就夠了。這些年來我遇過的蠢人不多,但懶人卻的確有不少。
跟我一起開始追求夢想的,差不多全都中途放棄了。每天都做些你認為值得的事情,別被負面情緒佔據你的大部分。到最後回頭看,你會發現勝出的往往不是最強悍的一個,而是能堅持到最後的那個。
如果你希望在新一年完成你的夢想,我可以給你兩個建議:
1. 找到可以帶領你的人,一個好的導師會教你不一樣的東西,他可能會是你的朋友/老師/老闆。
2. 堅持下去,靈活適應市場,不要輕易放棄,即使失敗,還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。
非常感谢您!您说的很对,大部分的人说得多,做得少,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了,其实能成功的往往就是一日如一日的练习,不断地思考和努力。迎难而上。
謝謝你跟我們說你的故事
我的故事:我都係香港人,八級琴八級敲擊,
但我對音感奇差,
仲記得3-4年前我老豆生日,話彈首生日歌佢聽,
我話我彈唔到,無譜,
佢O曬嘴,「你唔係嚇我啊嘛?!考左兩個八級連生日歌都彈唔到?」
又記得6年前高中畢業,我老豆都有問:啊女,點解你唔考入音樂系?你都花左咁多時間在練野上面?
(但我真係心知,我真係對音樂無天份,更重要的是,那時候的我覺得,音樂絕對唔能夠帶比我“成功”–所謂的香港人"文化"精神)
到左今年,25歲的我,恍惚掙脫了音樂需要天資的念頭、落苦功係想成功的想法,喜歡的音樂依舊喜歡,野照練。這陣子,經常安慰且鼓勵自己,就是因為你缺乏天資,所以你的水杯永遠是空的,由於水杯是空的,你就有更大空間和容量,容納新的經驗、知識和造詣。有一句:It’s not about where you start, it’s about where you finish。香港人爭最前的起跑線,但卻忘記了其實打過木人行,捱到終點才會有獎賞。
P.S: 話說,因為一年前又開始學吉他,在youtube睇cover撞左上黎:D
謝謝你對吉他教學的貢獻,我都會好好努力:D
加油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