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事音樂工作前,總會有片刻的猶豫,還要面對家人的反對和現實生活的考慮。
對大部分的學生我都建議他們把音樂當成一個興趣,學習一門藝術並不一定要作為職業。
但假如閣下每天不練琴就會覺得生活枯燥乏味,為了有更多時間接觸音樂甘願用更長的工作時間換取較低工資的話。有這種承受巨大風險的覺悟,在我看來,閣下就有條件考慮從事音樂行業。
如果閣下有這種不從事音樂就活不下去的感覺,以下我可以跟你分享一下有關我日常所做的事,和背後的效益。
首先可以跟你分享一下有關我的背景,即使我不從事吉他工作,也隨時有其他工資更高的工作找上門。但當我夠錢生活時,我只想每天研究和分享音樂,沒有興趣參與其他工作。
我每天工作16小時或以上,一年工作360日以上。
從事音樂工作主要有以下幾樣:教學,演出,開琴行。
而我基本上只從事教學,對我來說教學有三大好處,第一可以為我自己製造一個絕佳的環境,所有訪客都是來一起享受音樂的樂趣。
第二點是有機會重新細閱每一篇音樂,每隔一段時間重彈一篇音樂,都會令我有新的體會。
第三點是研究教學方法,在無數的教學實驗中,我深深體會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,直至目前,我發現任何人只要接受適合的技巧和音樂訓練,基乎都能奏出動聽的音樂。因此我得出一個結論:『沒有不能教的學生,只有不會教的老師』。
我比較熱愛在網上演出,首先觀眾的數量最多,其次對大家而言免費。每年我推掉大部分的外出演出工作,對我而言,我沒有需要靠這個來增加我的知名度和錢包的厚度。
目前我對開琴行完全沒有興趣,我沒有任何信心能做得比別人好,所以直接放棄這一項。
每天我約花4小時教學,4-6小時練琴,4-6小時編曲及閱讀。每天如是。
在香港做音樂其實不會餓死的。無論你從事教學、演出、編曲、兼職補習、不管什麼方法,總會有方法生存下來的。當然你千萬別以為,念完音樂學院出來就會有工作,否則你會死得很慘。
大部分音樂工作者都是自顧人士,基本上即是做自己生意,也許你花了多年時間練琴,但你有學過做生意嗎?你有深入研究過行業中最強的人是怎樣做的嗎?你有花時間和資源去做推廣嗎?除了練琴以外,你必須去了解一下這些東西。
最後一點,別花費過度,有閒錢就投資在自己的技能和腦袋裹,別向失敗者學習到處花費和亂買名牌。畢竟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因為節儉而遇上問題的。
我的廣告收入雖然不算多,但對一般上班族來說等同每年多了幾個月工資。我做了些什麼?我大約上載了1,000段吉他影片,並附上我自己編的樂譜。假設每段影片連樂譜製作需要5小時,即使每天花5小時去做,也需要接近年3年才能全部完成。
如果你有足夠的毅力的話,你也可以試試。